WFU

2022年2月3日 星期四

膀胱癌的診斷/分期/風險與追蹤

  撰文:連繼志醫師 (個人簡歷) FB粉專:小鎮鳥醫與齒醫の日常


老趙這次又血尿了,雖然之前有過結石,但是這次不太一樣,出血來的又快又急,但是卻不會有任何疼痛! 老趙又來到連醫師門診,以為是結石,想要再來處理(畢竟上次處理經驗不錯)。但是連醫師覺得不太對勁,細心地幫他額外做了超音波後發現膀胱上發方懸掛了一顆3公分大的"腫瘤"。連醫師告訴他,很可能是膀胱癌,需要做後續更詳細的檢查。老趙該怎麼辦呢?

膀胱癌的發病與診斷

膀胱是一個中空的囊狀器官,位於骨盆腔內恥骨的後面,平日的功用是暫時儲存尿液,正常來說尿液會累積待一定的量之後才經過尿道/攝護腺排出體外。當膀胱的內皮組織發生病變的時候,有可能會演變成膀胱癌。大部分膀胱腫瘤起初時長得像小蘑菇,最先在膀胱內層表皮出現,稱為乳頭狀腫瘤。經過一段時間才會侵犯膀胱的肌肉層或者身體其他部位。

膀胱癌好發男性長者,常見症狀無痛血尿排第一

膀胱癌可以分為三類:

  • 尿路上皮癌 (Urothelial carcinoma),源於膀胱內側以及泌尿道的上皮細胞,是最常見的膀胱癌類型,佔所有膀胱癌比例的80-90%
  • 鱗狀細胞癌 (Squamous cell carcinoma),源於膀胱黏膜的扁平細胞,只佔膀胱癌的1-2%
  • 腺癌 (Adenocarcinoma),源於膀胱的腺細胞,只佔膀胱癌的1-2%

膀胱癌的致因至今仍然不明,但是有些因素會增加罹患膀胱癌的機會:

  • 吸菸
    吸菸是最重要的致癌因素。美國癌症學會資料統計,大約1/3膀胱癌患者有抽菸習慣,而且抽菸者的膀胱癌發病率是非抽菸者的兩倍。
  • 長期接觸化學工業產品 (苯環類物質)
    經常接觸化學染料包括染料、常吃醃製品
  • 長期接觸止痛藥或者中草藥等
    尤其台灣最特別的致癌物是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草藥

一旦懷疑罹患膀胱癌,以下是泌尿科醫師常做的診斷分式:

  • 尿液檢查 (包含細胞學檢查)
  • 超音波
  • 腹部骨盆腔電腦斷層
  • 膀胱鏡檢查或經尿道內視鏡膀胱腫瘤刮除術

膀胱癌的分期哪些?復發風險高該怎麼追蹤?

臨床分期:

  • CIS (carcinoma in situ) 原位早期癌細胞,只在膀胱內皮層出現,又稱為扁平腫瘤
  • Ta:非侵犯情的乳頭狀腫瘤,屬於早期膀胱癌。
  • T1:腫瘤侵犯到表皮下的結締組織 (lamina propria),屬於早期膀胱癌。
  • T2:腫瘤侵犯到肌肉層,屬於侵略型膀胱癌。
  • T3a:腫瘤侵犯到膀胱周圍組織 (肉眼看不出來,顯微鏡可確立),屬於侵略型膀胱癌。
  • T3b:腫瘤侵犯到膀胱周圍組織 (肉眼可看出),屬於侵略型膀胱癌。
  • T4:膀胱外的腫瘤直接侵犯到膀胱周邊器官或者腹壁,屬於侵略型膀胱癌。
  • 轉移型膀胱癌
除了腫瘤期別(侵犯深度)之外,美國泌尿科醫學會還將腫瘤大小、腫瘤分化程度、腫瘤數目、腫瘤分化程度......因素考量進來,將非肌肉侵犯型(早期)的膀胱癌分成三個風險:低度風險、中度風險、高度風險。而不同的復發風險性,就會有不同的追蹤計畫 (追蹤計畫裡包含我們之前提到的診斷工具:膀胱鏡、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、尿液細胞學)。

結論

膀胱癌在台灣好發在年長男性,根據國健署2017年癌症登記報告,男性發生率是女性的2.8倍,發生年齡中位數是71歲。在男性中是發生率排名第九的癌症 (2017年發生個案1707個)。

膀胱癌早期沒有症狀,當患者出現無痛性血尿甚至解尿不順時,診斷的期別都可能已經不是早期。由於膀胱上皮黏膜的範圍擴及膀胱、尿道、輸尿管、甚至腎臟內皮,牽連甚廣,因此膀胱癌非常容易復發,而復發後的癌細胞若沒有及時被發現處理,又很容易進展到更大的期別,而錯過黃金治療期。根據診斷時候的期別,跟醫師討論風險,擬定適合的追蹤計畫配合治療,是膀胱癌病友治療與控制的關鍵!

參考資料:


您可能也會感興趣:

撰文:連繼志醫師 (個人簡歷) FB粉專:小鎮鳥醫與齒醫の日常

大宜蘭區泌尿腫瘤專業門診由此去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