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:連繼志醫師 (個人簡歷) FB粉專:小鎮鳥醫與齒醫の日常
疫情天,讀書天系列 [#森林裡的陌生人] the stranger in the wood 讀後感
在去年的夏天,不經意在長濱的 #聽風說故事民宿 (一間一次只接待一組客人的民宿,完美將環境/建材/人結合在一起)裡,在其藏書裡面接觸到 #蔣勳 老師的 #孤獨六講 之後,本只是隨手翻翻,但是偶然讀到一句話,從此鳥醫就對於孤獨美學深深的著迷。當下回宜蘭就馬上買了孤獨三書來看。
會知道這本書,主要是在聽 阮劇團 Our Theatre (嘉義高中學長經營的一個台語表演劇團)其所付的 podcast 學台語時,聽到主持人 MCJJ 介紹這本他在疫情期間推薦的書。在p30的地方有一句隱士回答他人 「要跟人接觸才會生病」,正巧呼應了這個全世界的獨特時刻,有著強烈的既視感。鳥醫聽了覺得很有趣,於是趁著空檔又偷偷買來看啦,終於在周二下午被關在正壓採檢亭 (類似隱士的狀態?)的時候讀完了。
作者是一個記者,因為一個隱居了27年的隱士 (從20出頭歲到50來歲)行竊而被逮捕被迫曝光的事件產生了濃厚興趣,而去採訪並且去爬梳各路想法,所以寫成了一個寫實的故事。其中有些問答真的很好笑,但是也是一針見血的令人莞爾。摘錄如下:






p111 我利用憂慮來刺激想法,憂慮可以幫人存活下來。














回想起目前的孤獨時刻,甚至隱居時刻,不論是自身還是家人還是朋友,觀照本書真的有好多的體悟。在鳥醫決定放棄台大的達文西訓練成果,還有齒醫放棄台北的病人們,一起來到宜蘭追求自我行醫的理想和家庭生活,也許就和海邊朋友們開個飯館,開個瑜伽教室,開間衝浪店......一樣,看起來跟外人以為的舒適圈很陌生,但是我們自己最清楚,我們心裡這樣最舒適。孤獨,正是不孤獨的開始。
你問我,站採檢亭孤獨嗎?推薦你一起在這個難得的時刻,待在家裡讀完這本森林裡的陌生人,也許你會對孤獨有很不一樣的想法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